9月23日,“聊热入济”南线工程项目施工现场,盾构机正赶紧向黄河北岸掘进,冲刺年末竣工方针,项目达产后将处理济南市约1亿平方米的供热需求。这项严重民生工程,自发动便面对一道生态“考题”:项目有必要要穿越黄河及沿岸生态敏感区,在保证工程进度的一起,怎么最大极限下降对环境的扰动?
“项目开始拟定了两个穿黄计划:计划一坐落济南长清黄河大桥上游2.3km处,计划二在其下流13.3km处。两个计划盾构长度均为4.5km,一时之间难以选择。”济南动力集团所属热力集团和清公司副总经理胡思敬说。
为了进一步剖析比对,项目建造团队凭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渠道翻开数字化研判,发现计划二的线处泵站,永久占地面积也会添加。终究敲定的计划一,不只削减了出资,更将生态敏感区穿越间隔从202.5米缩至193.71米,有实际效果的削减了环境影响。
这一“精准”施工的落地,离不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“精准”管控。2018年末,山东全面发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业,根据“三线一单”(生态维护红线、环境质量底线、资源使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),把疆土空间划分为若干个环境管控单元,而且针对每个单元的不一样的状况,提出不同的管控要求,完结分区域精细化办理。
省建造项目环境评定服务中心主任邵磊介绍,施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中心是针对不一样区域特色进行“一单元一战略”办理,既为开展“明底线”“画边框”,又从源头上为优化生产力布局供给“绿色标尺”。
在线翻开山东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渠道,一张由红绿黄三色填充起来的山东地图呈现在眼前,这是山东建立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“一张图”:绿域代表在陆域和海域划定的614个优先维护单元,红域是1187个要点管控单元,黄色部分则是949个一般管控单元,合计2750个管控单元。现在,山东已开始构建起掩盖全域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。
用这张图能做什么?一个要害用处是项目选址。建造项目选在什么方位适宜?是否会破坏生态环境?这张图能供给具体的决议计划参阅。
“曾经选址得拿着图纸跑多个部分查数据,现在哪些区域能用、哪些得让一望而知。”省建造项目环境评定服务中心技能人员王文然说,项目选址时,只需输入拟建项目的方位和行业类别,体系就能主动研判项目是否与生态红线存在空间抵触、所在区域是否有环境容量,告知用户相关环保要求和准入条件。
工业园区是经济开展的“主战场”,也是生态管控的“要害区”。济宁新材料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定查严厉根据分区管控要求,将规划范围内的永久基本农田、水源维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划为240.6公顷的制止建造区;将乡镇开发边界外、生态管控单元中一般生态空间划为1625.1公顷的约束建造区,要求进驻项目一定要满意更高环保规范。
“曾经是项目找空间,现在是空间定项目。”济宁新材料工业园区有关负责人说,准入条件的优化让园区拒绝了9个不符合生态要求的高耗能项目,引进了2个绿色低碳新材料项目。本年上半年,园区产量同比增加2.06%,污染排放却同比下降1.2%,完结“增产不增污”。
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效果,正惠及更多企业项目。山东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渠道自2021年上线万余次,大众端访问量打破1万次。本年1—7月,省级层面已为9个总出资3404亿元的省要点项目供给智能研判服务,经过大数据剖析与空间比对技能,精准躲避生态敏感区、软弱区35处,优化线次,累计削减生态维护红线个工业园区完结规划校核,科学划定禁止开发区域34.05平方公里、约束开发区域24.32平方公里,修订准入清单36项,促进工业布局与生态容量“精准匹配”。
